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追忆吴孟超,97岁时仍坚守在临床一线

来源:临床心电学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5-2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5月22日,中科院院士、“中国肝脏外科之父”吴孟超去世,享年99岁。 中科院院士,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同志,因病医治无效,于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,享年99岁。从

5月22日,中科院院士、“中国肝脏外科之父”吴孟超去世,享年99岁。

中科院院士,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同志,因病医治无效,于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,享年99岁。从医70多年,他拯救了超过16000名患者的生命。

无影灯下78载

“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倒在手术台上”

吴孟超1922年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,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,是我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。治病救人78载,吴老把手术台当作报效国家的平台,创造了世界医学领域的无数个第一,是我国医疗和科研战线上一盏永不熄灭的无影灯。

1927年,5岁的吴孟超随家人移居马来西亚。初中毕业时,他和同学们主动把聚餐费捐给延安抗日,以毛泽东和朱德名义发来的感谢电在吴孟超心里烙上了红色的印记。1940年春,年仅18岁的吴孟超决定回到祖国。

吴孟超与妻子吴佩煜 图自《吴孟超传》

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,吴孟超大学毕业,正式成为一名医生。面对当时我国肝癌高发、防治一片空白的情形,吴孟超决心向肝脏外科领域进军。经过成千上万次解剖实验,吴孟超等“三人小组”首次提出“五叶四段”肝脏结构理论,找到了打开肝脏禁区的钥匙。

上世纪60年代,吴孟超在制作肝脏血管铸型标本
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吴孟超主刀完成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、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等无数个第一,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%提高到90%以上,震惊了国际医学界。

吴孟超院士在退休座谈会上发言

2019年,吴孟超才从院士岗位上正式退休,在自己的院士退休仪式上他动情地说,“现在看来,回国,学医,参军,入党,这四条路的正确选择才让我能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。所以,我庆幸自己的选择,也永远感激党和国家,感谢部队这个大家庭对我的教育培养。”

“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倒在手术台上。”——这句话吴孟超说了很多年。在无影灯下,吴孟超握紧16000多名肝脏患者的手,带领他们走向重生。

九旬高龄仍坚守手术室

对病人的爱由内向外地溢散

90岁之后,吴老日记每年的开篇第一句话都是:今年任务仍然很重。

尽管年过九旬,吴孟超依然坚守在门诊、手术室和病人的病床前。

站上手术台,97岁的吴孟超两眼炯炯有神,腰板挺得直直的。40分钟的主刀手术结束后,吴孟超依然坚持自己多年的习惯,要看着助理医生点清楚所有医疗器械,将病人伤口缝合好才会放心走下手术台。

2019年3月,97岁高龄的吴孟超主刀手术

刚走下手术台,吴孟超又去了病房。他的“吴氏刀法”对待肿瘤“快、准、狠”,而对病人则是“慢、细、仁”,对病人的爱由内向外地溢散。

每年大年初一,吴孟超都会穿着军装,带领值班医护人员,到病房里去给住院病人拜年。吴孟超会先搓搓双手,才将温暖的手伸向病床。

吴孟超(左三)带领医护人员查房

“吴老说,大年初一不能回家的病人,得的都是大病,要投入多一些。”东方肝胆医院护理部主任李丽跟随吴孟超工作多年,从未见过吴孟超对病人说一句重话。

挨骂成为吴老学生的共同记忆

“传承和培养是当务之急”

吴孟超对病人从不发火,但手下的学生们都很怕他,因为吴老唯独对他们凶得不得了。

挨骂,几乎成为吴老学生的共同记忆。一个人挨了骂,另外的人就会上前安慰他:“吴老骂你,是因为他没有放弃你。”吴孟超骂人总能骂到点子上,很多学生被他训多了,也就训出了严谨细致、精益求精的作风。

吴老说,自己只能救治有限的病人,传承和培养是当务之急。

吴孟超先后培养出近300名硕士、博士和博士后。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,吴老将奖励给他的600万元全部捐给单位用于人才培养,90岁之后还牵头建成了国家肝癌科学中心。

吴孟超说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

面对篮球那么大的肿瘤,当别人都不敢做、有些人甚至怕做了影响名誉的时候,吴老说:"名誉算什么,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!"

文章来源:《临床心电学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lcxdx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523/1052.html



上一篇:上海将形成覆盖“研发+临床+制造+应用”生物医
下一篇:多学科院士牵头成立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

临床心电学杂志投稿 | 临床心电学杂志编辑部| 临床心电学杂志版面费 | 临床心电学杂志论文发表 | 临床心电学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临床心电学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