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临床心电学杂志》期刊[01/26]
- · 《临床心电学杂志》投稿[01/26]
- · 临床心电学杂志版面费是[01/26]
实用干货:休克的诊断标准│临床心得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医脉通导读 急性循环衰竭(休克)严重威胁患者生命,如严重脓毒症病死率30%,而合并急性循环衰竭(休克)患者病死率可达50%。休克在危重症中比较常见,1/3的ICU的病人有休克,在门
医脉通导读
急性循环衰竭(休克)严重威胁患者生命,如严重脓毒症病死率30%,而合并急性循环衰竭(休克)患者病死率可达50%。休克在危重症中比较常见,1/3的ICU的病人有休克,在门急诊或普通病房休克其实也并不少见。
作者丨李勇? 苏州市立医院呼吸科
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。
急性循环衰竭的根基是微循环的功能障碍,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障碍,以致氧输送不能保障机体代谢需要,从而引起细胞缺氧的病理生理状态。
休克是急性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,早期对治疗反应较好,可能被逆转,一旦进展至终末期,则将发生不可逆的器官损害直至死亡。因此,临床医生应早期识别休克并早期治疗,以防进展为不可逆的器官功能障碍。
休克的诊断好难?
《哈里森内科学手册》第19版:休克章节介绍了定义、临床表现、体格检查、实验室检查,然后直接进入治疗部分,没有诊断部分。
《内科学》第9版没有休克章节。
《外科学》第9版『外科休克』章节:
虽有诊断内容,但诊断标准比较模糊,很难界定,临床可操作性不强。
休克诊断其实并不难
先前我国没有关于急性循环衰竭的共识或指南,而且临床诊断标准不够清晰。休克诊断其实并不难,找到合适的资料才最重要。2013年Vincent JL等在NEJM发表《循环衰竭》,写得就非常简洁明了(图1)。
休克的诊断基于临床表现、血流动力学与生化指标,可概括归纳为三个组成部分(详见图1):
图1 休克的诊断标准
休克的诊断标准可归纳为『两低一高』:低血压、低灌注与高乳酸。
中外指南共识
1. 2014年欧洲危重病医学会(ESICM)休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共识:
①休克定义为危及生命的急性循环衰竭,伴有细胞氧利用障碍。
②急性循环衰竭的诊断应当根据临床表现、血流动力学及生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估。
③推荐诊断休克时动脉低血压定义为收缩压<90mmHg,或平均动脉压<65mmHg,或较基线下降≥ 40mmHg,但低血压并非诊断必要条件。
④休克通常伴有组织灌注不足的临床体征。目前对于以下3个器官能够较为容易地进行组织灌注的临床评价:
?皮肤(皮肤灌注程度)
?肾脏(每小时尿量);
?脑(意识状态)
⑤对所有怀疑休克的患者,推荐测定血乳酸水平,休克时乳酸水平通常>2mmol/L。
2. 2016年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:
休克是急性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,休克的最佳定义是急性循环衰竭,诊断流程参见图2:
图2 急性循环衰竭(休克)诊断流程
推荐意见1:需综合病因、组织灌注不足临床表现、血压、血乳酸情况早期识别急性循环衰竭(休克)。
推荐意见2:急性循环衰竭(休克) 典型的组织灌注不足表现包括意识改变(烦躁、淡漠、谵妄、昏迷),充分补液后尿量仍<0.5ml/(kg ·h),皮肤湿冷、发绀、花斑、毛细血管充盈时间>2秒。
推荐意见3:血压不是诊断急性循环衰竭(休克)的必要条件,血压正常不能排除急性循环衰竭(休克)。
推荐意见4:乳酸水平反映组织灌注情况,是诊断急性循环衰竭(休克)的重要依据。
讨论
2013年Vincent JL等在NEJM发表《循环衰竭》,指出休克的诊断基于临床表现、血流动力学与生化指标综合评估。随后2014年《欧洲危重病医学会休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共识》进一步强调了这个观点,2016年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将这个最新概念引入国内,发布了《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》,阐明了急性循环衰竭( 休克) 明确的诊断标准,强调早期识别诊断和早期干预,结束了我国没有相关指南或共识的历史,有利于普及和提升休克诊疗的总体水平。
需要说明的是,所谓“常见疾病不典型,典型疾病不常见”,典型的急性循环衰竭(休克)是合并低血压,但是低血压并非是休克诊断的必要条件,休克也可以没有低血压,甚至血压偏高,对于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自基线下降40mmHg,即便收缩压>90mmHg也应早期觉醒,考虑休克的可能并早期干预。急性循环衰竭(休克)的核心是微循环而不是全身动脉血压。
目前还是有很多临床医生对检测乳酸比较陌生,作者曾到某专科ICU会诊,建议急查乳酸,值班主治医师竟然问我“乳酸是啥?”
文章来源:《临床心电学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lcxdx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324/630.html
临床心电学杂志投稿 | 临床心电学杂志编辑部| 临床心电学杂志版面费 | 临床心电学杂志论文发表 | 临床心电学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临床心电学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